>>No.36808432
个人认为好的文艺作品肯定是需要生活经历和感悟的,如果不考虑突发事件的影响,初高中生作为情感波动最大的时期,多愁善感是正常的,感情也都是真实的,只不过不深刻。多年后看自己当年写的东西很多都感觉很可笑,但是看着看着就会会想起当年的日子,所以写些什么还是有意义的,没必要放弃不写。无论好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至于感情和经历给文艺作品赋予内涵和重量感可以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一个从没受过伤的孩子被纸划破手指觉得非常疼于是哭了,写了首诗,没问题,因为这确实是他一生中感受到的最深的疼痛,感情是强烈且真实的。
但是,这比不过一个成年人为了救孩子/父母而割肾疼痛,为此写的诗,因为首先疼痛的等级不一样,孩子的疼痛是他目前感受到的最疼的疼痛却不是客观上最疼的疼痛,而成人的疼痛痛感确实客观很强。还有就是成人的表达可能会非常复杂,这个成人因为疼痛和感慨生活不易所以想写诗表达,但他又怕父母妻子孩子看到自己写过于痛苦的诗而对自己担心,于是还要在诗里表现出一些豁达,类似这种复杂情感没有生活经历的人写不出来。
等到po走上社会会遇到很多好事,但也会有很多无可奈何的事情,现在的诗权当练手练技巧积攒用典和意向,当作为以后有了人生经历时写诗的练习吧,但是不要太看重目前的作品,陷入自我沉迷和欣赏的圈子里。